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批准的造价限额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不是最优,预决算人员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预决算人员的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
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具体地说即防止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实施中可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造价控制。
1、投资决策阶段:科学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造价文件,它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十分重要。投资估算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措施,但也要防止过分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一个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如广州的标致汽车即由于投资决策失误,项目亏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
2、设计阶段: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3、招投标和施工阶段:通过投标竞争,业主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造价管理人员应根据现行规范、定额和取费标准、施工图纸、现场因素、工期等认真编制标底,并使标底控制在概算或预算内。合理的标底造价是工程质量的保证。高价承包使业主蒙受损失;低价承包会造成承包商不规范施工、安全没保障、延误工期、施工质量隐患重重,增加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后期维修费用。
4、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尤其应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状况。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对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多工程造价详情,欢迎咨询小蚂蚁算量工厂。